大致了解电脑针车使用注意事项
电脑针车和许多其它设备一样,在使用过程中,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。
电脑针车的使用过程中,不少的故障可以简单地在工作面上得以解决,而用不着请机修工来大动干戈,譬如拨动一下开关、甚至仅仅替换一次机针,如能奏效则能避免长时间地停工和因拆机造成工作面上的狼籍不堪。下面列出一些缝制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小故障及其解除方法,希望这些办法能及时解决您的故障,保证机械正常运转。
工具/原料
1、缝制中的突然停车;电源指示灯亮,但手转轮重滞不堪。
原因:电脑针车长期工作在低速状态;机器过热可能造成电机电源自动关闭。
办法:关闭电源并等待20分钟,保险装置会重新启动,缝纫机准备开始工作。
2、不走针
原因:面线用完;压脚未放下;梭线轴不在正确位置。
解决:替换空线轴、重新认针;放下压脚;梭线轴压到底并向左归位;调低扣眼杆。
3、电脑针车欲行而止
原因:压脚不匹配或机针冲撞压脚;机针脱落并卡入钩针。
解决:替换压脚;取出机针并安装新针。
4、面线断线
原因:上线方式不当;线打结;线张力过大;机针弯曲、钝尖或有砂眼;机针号型不合;机针安置不妥;针线配合失当;缝纫初速过快;穿线未经挑线器。
解决:重新正常上线;消除线上打结;调整夹线器压力;替换机针;替换适当号型的机针;妥当安置机针;换线或换针;以中速启动缝纫机;检查上线步骤。
5、底线断线
原因:梭芯未被完全插入梭壳;梭芯被线缠绕;梭芯在梭壳内运转不畅;梭壳内或梭上有纱线。
解决:仔细将梭芯重装入梭壳;整理梭壳出线;检查梭芯可能受损;清理梭壳及梭芯。
6、跳线
原因:线张力过大;机针弯曲或变钝;机针号型不对;针线配合失当;线未经穿过挑线杆;压脚压力不够;机针安置不当。
解决:调节用线张力;替换机针;选择适当号型机针;更换机针或用线;检查穿线步骤;增加压脚压力;重新上针。
7、线迹不合要求
原因:机线未完全拉入传感器;穿线方式不对;梭壳出线错误;线轴帽大小不符。
解决:机线充分拉入传感器;正确穿线;改正梭壳出线;改用大小相符的线轴帽。
8、线迹混乱
原因:机针号型不合;上线步骤错误;夹线板松弛;强拉布料所致;压脚力度不足或完全松弛;梭芯变形。
解决:选取适于用线和布料的机针;重新为机器上线;上紧夹线器;不强拉布料而轻缓送料;上紧或重装压脚;重绕梭芯。
9、布料打皱
原因:对特定面料而言针脚过大;针尖钝化;用线张力不合适;压脚力道不够;布料过于轻薄;所用面线、底线的线径或材质差异造成。
解决:针脚放小;替换机针;调整用线张力;增加压脚压力;使用薄料衬纸;面线、底线采用同质同线径。
10、绞线
原因:面线和底线未经压脚过;送料牙下沉
解决:面线底线同时压于压脚;抬升送料牙
11、断针
原因:细针缝制厚料;机针安装不充分;机针紧固锣丝松动;压脚选用不当;压脚松动。
解决:换合适机针;重新安装机针;上紧机针固定锣丝;选用适用压脚;重装压脚。
12、噪声过大,卡哒声、机器轧死
原因:杂物填塞送料牙;梭尖有纱线;线缠绕梭子。
解决: 清洁机器;拆机并清理梭子。
13、机器不进料
原因:设置针脚长度为0;压脚过于松弛;送料牙位置过低;面料以下线打结。
解决:重新设置合适的针脚模式和长度;调整压脚压力到“常规”;提升送料牙;开始缝纫前将双线置于压脚以下。
14、无法为机针穿线;穿线器不动作;穿线钩进不去针眼
原因:机针不在最高位置;机针不在位时认针器的自我保护;机针未充分安装到位。
解决:旋转手轮,直到机针到达最高位置;完全插入机针。
15、穿线器不归位,缝纫机停车;穿线钩滞留针眼
原因:穿线钩尚在针眼中时缝纫机意外动作。
解决:顺时针微动手轮并取出钩线器。
总的来讲,这些缝纫设备故障在加工生产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发生,那么也就很有必要掌握这些解决办法,让服装机械得以正常运转。
方法/步骤
1 送转时,半圈沉滞,半圈轻滑或每转一圈有一个沉滞点。
产品原因:梭床内轮有线头运转时不仅半圈沉滞而且伴有剧烈的抖动和噪音。送布牙位置偏高或齿缝内积聚污垢,使送布牙上升时与针板相碰。
处理方法:清理梭床,并加注少许缝纫机油。清洗或调低送布牙。更换或校直针杆。
2 机头被卡住不能动。
产品原因:送布牙位置太靠前或太靠后,碰针板。针杆安装位置太高,针夹碰机壳。
处理方法:调整送布牙的位置, 重新对针,调整针杆高度。
当线圈被成缝器勾住后,机针从缝料中退出的过程称为退针。退针时缝线的一部分通过长针槽退出缝料,这是借助于挑线机构来收紧缝线。机针在刚退出缝料时,机针线圈已被成缝器勾住,处在扩大或控制运动中。
缝线在长针槽与机针发生相对运动前与针眼上缘及下缘发生磨擦,这种磨擦对缝线强度影响很大。为减少磨擦,机针眼出线一侧下部作槽口设计,是为减少退针时缝线的磨损,提高缝纫质量。笔者建议选用品质好的机针来防止缝线的损伤。
为了使成缝器钩尖能够在针杆上升适当的时间内进入直针线环,在针杆高度正常的情况下,工业缝纫机多数规定针杆到达最低时上升2.2~2.5mm,旋梭或线钩尖到达直针中心线上,并在针眼上方1.5~2.5mm处交汇,与直针后平面之间保持0.05~0.1 mm间隙。如果是双直针、单弯针勾线(如绷缝机),则是以线钩与短直针的配合尺寸为依据并兼顾长针进行调试。
因此在生产使用前一定要安装规格调试好,不能盲目的进操作,专业工业缝纫机销售多年经验,希望大家有相关的疑难问题我们可以帮助到您,如果有需求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END
注意事项
(1)机头上的各个油孔,润滑上轴以及上轴相连的部件。 (2)面板内部的部件及各部件连接的活动部件。
(3)润滑压脚杆和针杆以及与其相连的部件。 (4)机器板下部部件的活动处擦净并少加些油。 (5)各加油孔与加油部位的加油量不必过多,一、二滴就行。
上一篇: 了解电脑针车维修知识
下一篇: 缝制羽绒服时 双针车断线的原因